态度。
收留郑通,甚或指导郑通,都不是明智之举。
“为什么不可能呢?早前郑通还在江西府的时候,就认识先生了。名义上盼山堂的大师兄是徐淮,但若按照时间来算,入门最早的,应该是郑通。所以就算皇帝不喜欢这么一个人,先生还是让他留在了盼山堂,也算是尽了师徒情谊。”
易廷益说完这话,看向天歌。
虽然诧异她知道郑通这个人,但一想她先前不俗的表现,又打消了探问的念头。
而与此同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呼。
三言两语传入耳中,天歌很快就清楚,原来郑通和刚才的徐淮一样,介绍了自己的姓名。
“宠辱不惊,不在乎外人的评价,二姐,郑师兄真厉害。”
赵禾嘉的声音响起,与周围或好奇或了然或不屑的议论全然不同。
天歌看向他,那一脸的崇拜之意不似作假。
她没有想到,方才安阳第一才子徐淮出现的时候,没有引起这孩子的称赞,反倒是如今这个众人都不屑的郑通,却让赵禾嘉心生敬慕。
天歌弯唇一笑,感慨道:“是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通透的人,很厉害。所以你日后一定要用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