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楚门知军舒成龙集资于书塾旧址兴建。书院有堂三间、厦四间,莲沁有泉数孔自地涌出,故题名“龙泉书院“。道光六年(1826年)、同治六年(1867年)两次修葺。主要有育德堂、洗心堂、东山草堂、春华馆、秋实馆、敬业斋、群乐斋、寄畅轩、会心轩等。配以小桥流水,植以青松翠柏,颇富园林之胜。
龙泉象山东麓四道清泉汩汩奔涌,泉水汇入文明湖,再流入竹皮河,穿yc区,东入汉江,这就是闻名江汉的象山四大名泉龙、蒙、惠、顺。蒙泉依原蒙山(象山的原名)而得名。惠泉较蒙泉后出,因是温泉较蒙泉优惠,所以叫惠泉。乾隆十一年(公元1740年),知州舒成龙在竹皮河上修筑来龙石桥,傍田采石,在蒙泉与惠泉之间凿得一泉,并掘出一块碑碣,上有南宋熙宁年间楚门知军吕元所题的一首诗泓泉敷润有深功,石渎涓涓海眼通,岁稔时和霖雨足,风云长静白龙宫。舒成龙便根据诗的末句,将此泉定为龙泉。顺泉,因位于老莱子山庄,老莱子是有名的孝子,为纪念他,将此泉取名为顺泉。
没有本地导游,陈天星和顾教授虽知识渊博,但没有这个精力来关心一个五级城市的几眼泉水,这些都是文明湖畔的亭阁内顶上的叙事画所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