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亚他们一一喝过,走过桌边。后面,老李头的另外几个亲人,把一条条红布挂在了仰亚他们的芦笙上。这也表示一种吉利。这是这种‘白喜事’必须要做的。
当然,第一个要挂上的就是两小孩的芦笙。所以,还在仰亚他们喝酒的时候,前面的人就已经给小亚金两个小孩给挂上了。
这一边,仰亚他们的芦笙都是不停下来的,相互间,也只是用眼神打了下‘招呼’。仰亚他们走过拦门酒桌,一直吹到了老李头的灵前。曲调一下子就变了。
刚才,一路上,仰亚他们吹的,一个是《借路过》,一个是《劝忧》。
最开始还在对面山路上吹的是《借路过》。
‘借路过’,在以前还没有车的年代,像这种唱堂芦笙,不管有多远,都是要经过步行过来的,那就不可避免的要经过别人的寨子。因为这种‘白喜事’,本身就带着一种忧伤和悲痛,吹过一个个寨子,往往会让那些寨子的人不高兴。所以,就有了这首《借路过》,只要芦笙一响,能听懂的人一听到是去赶‘白喜事’的芦笙队,只是从这里‘借’路而过而已。也就才不会引起其他的麻烦。
这就是《借路过》。
临近‘白喜事’家时,吹出的《劝忧》,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