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百战,当年不知被真真假假考验过多少回。
静下心想想,确实有其合理性:当时的正治形势,沿海派内部四分五裂、京都传统家族势力凝成一股绳、军方摇摆在反对和中立之间,总之除了保守派便无铁杆支持者。
继续推演下去,宋老爷子去世后方晟领着众多新生代子弟上门吊唁,着实震动了京都权力圈;然而吴老爷子去世,于老爷子却不让方晟再度出头了。
当时的解释是此一时彼一时,大换届在即不能允许权威受到挑战,也不能允许任何势力抢换届会议的风头。
但反过来讲,权威已经受到过挑战,还在乎第二次?
再说了,仅仅是集体吊唁而已,又不是聚众闹事,哪里谈得上代表新兴势力挑战权威、抢换届会议风头?
现在回味,或许当时于老爷子的目光已穿透迷雾,看清楚幕后运筹帷幄者所布的大局,督促方晟及时收手,避免成为局中的棋子!
见方晟呆呆出神 ,于云复别具深意地问:
“猜猜看,整个棋局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还用问吗?
方晟的心怦怦直跳,口干舌燥,名字直在嘴边打转却说不出来。
于云复慢慢踱到书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