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叹,除非手里的钱花不完。更何况怡和控股的股价涨上了天,继续收购成本非常高昂,换谁也受不了。
可惜的是,渡边三郎并不知道举牌一方并不是真想收购怡和控股,而是借用举牌利好掩护出货。
所以,渡边三郎注定要悲剧,进坑容易出坑难。
纵观周瑜一系列行动,先举牌置地集团,再举牌怡和证券,最后举牌怡和控股,其实是乱人耳目,里面有声东击西,也有声西击东,瞒天过海,手段之恶劣已经无法判定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这些举动也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说是假随时又可以变成真,就看对手如何应对了。
而怡和控股盘局的最终演变,也就注定了周瑜举牌怡和控股属于假收购,真正的目的是炒高怡和控股的股价,获取巨额收益。
试想,华商财团与凯瑟克家族轮番推动股价上扬,在股价高企,华商财团已经掌握了百分之十五股份的情况下,周瑜又不傻,会在这么高的股价发动收购战吗?
既然有人抬轿子,周瑜何不顺势而为,借助收购大战的东风,顺手推一推股价,而后完美收割。
至于那个百分之一差额,估计也是周瑜的险恶用心。
多了不行,少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