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易见,一位政治人物受到这样的“待遇”,其结局也是够凄惨的。
不过在此时,由于刚上台,他们依然是踌躇满志,相信在自己的领导下,波兰会咸鱼翻身般的创造奇迹。
可是就算诺贝尔奖经济专家,要重振经济依然要看成绩。无非就是吸引投资和就业,因此这次的新企业成立就成为了某种标杆。
而在波兰,在现在他们的宣传中,保罗对电影文化系统的收购已经成为了某种典型,也成为了私有化的某种成绩。
解决了近五万人的就业,并且工资福利还有大幅增长;本身国家巨额补贴的电影文化系统不仅卖了上千万美元的“高价”,而且现在已经成为蓬勃的产业,为波兰政府带来不小的税收。
这种种情况,不就证明了私有化的活力吗?不就证明改变体制是正确的吗?
因此保罗过来这边准备针对性的进行投资和改革,就引来了这些人捧场。
保罗的改革主要是针对录像带生产线的改进,未来十年,录像带在北美大行其道,一直到将来渐渐地被dvd取代,然后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dvd也凉了,不过现在利用波兰这边比较充裕的人工生产录像带,的确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而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