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腓特烈大帝 > 正文 505 繁荣之路
一壁垒。

    腓特烈把国家当艺术品,捧泥手制,视光复事业为尽瘁义务;而艾萨克把国家当敛财工具,敲骨吸髓,以华彩视听来覆盖真相。

    两个人背道而驰,两极分化,逐渐变成两个天壤地别的国家。

    而腓特烈害怕被作弊的对手打败,所以建设“德意志第三共和”就更加用心,鞠躬奉献,毫无保留。

    和巴黎不同的是,德意志第三共和的文化宣传、职业教育,全部由总统府出钱维持。这样一来,就算经济危机来临,文化也不会被商业利益绑架,舆论也不会跟资本一起唯利是图;就算面临大风大浪,培养劳动素质的职业教育也会延续,给社会输出无数为技术而自豪的劳动者,来撑起国家的脊梁。

    另一点不同是,艾萨克认为,生产的主体是资本。为了保护资本利益,巴黎制造业大量裁员。

    而腓特烈坚信,生产的主体是人类。为了保护高级工人,总统府通过扶持和补贴手段,尽量在萧条之中维持制造业稳定,因为在这时候,工程师一旦被解雇,就难以重返岗位了。

    腓特烈吃过经济危机的痛,所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制造业的展上,从而让国家具备了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坚实产业基础。

    他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