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躲避罪责的角度来说,军官团比巴赞元帅更关心腓特烈的死活,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因为巴赞根本就不关心腓特烈是死是活——法军足足炮击了半个小时,投射出三百多吨炮弹,打到炮管发红才停,不仅成功减轻了后勤负担,还把腓特烈驻扎的高地削低了一厘米,地图都得重画。
巴赞在望远镜里满意地看到,经过半小时的钢铁暴雨,腓特烈的营地已经被炸的面目全非,更别提人畜生还了。
炮声停止以后,法国人甚至怀疑已经没有扫荡战场的必要,因为三百吨炮弹已经把那片高地淋得千疮百孔。事实上,直到弗兰大帝败亡之际,法国炮兵依旧是大陆上首屈一指的火力部队,稳稳地主宰着这个时代的战争。大家都相信,高地上只有烧焦的血迹和掩埋的残肢。
但是元帅的命令下来了,第一翼还是得老老实实地推进。战斗任务从三个师部布置下去,数不清的列兵团组成密集的列兵线,像层峦叠嶂的海潮,一层一层地朝着高地涌去。
而轰鸣挺进的蒸汽坦克,就像海潮中夹杂的漆黑礁石。履带碾压大地的震动能传递几千米。
第二翼、第三翼奉命执行掩护任务,从东侧、西侧包抄过去。步兵虽然是中流砥柱,但是推进缓慢,所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