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要小看了三四米,会使许多耕地皆得以受益。这是刘梁村的,若是平原地带,受益的面积会更大。
以及一种更冷门的。
程师孟看到河东土地贫瘠,于是想出一个办法。
汛期时山洪水带着许多淤积滚滚而下,他让百姓建一些小堤坝将其水截住,将水势“杀”下来,使淤积沉淀。
王安石将它用在农田水利法上。
正常情况下,黄河泛滥成灾,河水滚来滚去,是将淤积与有机质搜刮走的,黄河鲤鱼味道越鲜美,两岸百姓越苦逼。但他的做法是,汛期时有意将水引入到一些低洼贫瘠处,因为有堤坝困住水势,水流平静缓慢,淤积便迅速积淀。不要小看了一次沉淀,黄河水一半泥一半水,一次沉淀便能积出十几公分厚的肥沃的淤土。
他是在搞淤田。
刘昌郝写的却是临时泄洪性水库。
但写的不是黄河,而是长江,未来长江会防汛,现在没有这句话,因为许多湖荡子还没有圈成圩、垸,其面积足有几十万平公里。它意味着每上升一米,长江与各支流就要最少注入几十亿立米的水流量。
江东圩的出现是好事,它为中国带来了最大的粮仓,然而过度圈圩,湖荡子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