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换成彭嘉生,他自问也做不到王庸那般镇定。
这小子,有点意思。
王庸跟彭寅推开指挥所的门,重新走进里面。
第二次面对彭嘉生,王庸心中已然底气十足。因为在跟彭嘉生的这轮心理较量中,王庸占据了上风。
春秋战国时期的说客都是这样,无论对方怎样不待见自己,一定要保持充分的气节。只有这样才能在心理战中抢得先机,赢得与对方对话的机会。
说客要说服的全都是一国之君,而他们只不过一介平民。这个身份本来就不对等,只有国君高看他们一眼了,才会认真听取意见。
他们既可以以布衣之身庭说诸侯,又可以以三寸之舌退百万雄师,也可以以纵横之术解不测之危。
正是这样,那一批不惧生死的说客才能得到一个“纵横家”的称谓,独成一派。
“叫什么?”彭嘉生看王庸一眼,问道。
他问王庸姓名,显然是认为王庸已经有资格跟他对话了。
“姓王名庸。”王庸凛然答道。
“王庸?没听过。说说吧,为什么要截留我的翡翠。”彭嘉生坐回椅子上,喝了口水,问。
他言语中将那批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