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尽知万物之性;能尽知万物之性,自然就能尽知人之性;能尽知人之性,自然就能尽知物之性;能尽知物之性,就可以参赞天地的化育;能参赞天地的化育,就可以与天地互参,也就是可以明白天地化育生成的规律;能心契天地化育生成的规律,就自然可以前知,可以预知事物展的趋势。
显然,做到这些一个大前提就是心灵足够纯净,要做到毫无杂念。
最起码,王庸现在就做不到。
没想到黑袍人竟然已经到达这种心灵层次。
听到王庸的话,黑袍人出一声不屑的冷笑,道:“误入歧途?套用你们华夏一句话就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你认为我误入歧途,我还认为你现在就走在歧路上!人死灯灭,懵然不知,空余一堆白骨被后人耻笑,这才是大部分人的悲哀之处!到死都不知道生而为何,死而为何!就如你。”
“哦?那你知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果你能真正告知我其中秘密,就算死在你手下,我也绝无怨恨。”王庸道。
这倒不是他在挑衅,而是实实在在肺腑之言。
生与死,从人类诞生以来,就是一个始终横亘在人类文明之路上的槛儿。
所有先贤都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