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话语还在其他学者的微博上演着。
那些刚刚还跳的很欢,各种贬低王庸的学者,面对王庸嚣张的挑衅,竟然像是失明了一样,视而不见。
有几个极力谴责的,也只是谴责而已。丝毫不提应战之事。
笑话,王庸从华夏国内战到国外,无数人用血淋淋的尸体证明了王庸的战斗力。
谁还敢不开眼的招惹王庸?
上叫嚣两声是一回事,现实找王庸又是一回事。
能有十足的把握战胜王庸还好说,万一失手,岂不又给王庸的战绩榜上增添一个名字?而且连同自己也得搭进去,成为国人的笑柄。
只是国内在国学领域,又有谁有十足的把握战胜王庸?
李在先跟千叶真昔这种老妖孽都栽了,别说其他人了。
所以,直到入夜,都没有人站出来,也没有人应战。
围观友们早就笑成一团。
“丢人啊,主动找事,又临阵退缩。既然知道自己怂,干嘛招惹人家王老师?”
“啧啧,这就是国内学者的德行吗?得亏还有一个王老师撑着,不然我对华夏学术圈就丧失信心了。”
“不能这么说,国内学术圈踏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