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三成,但林翎还是对这个弟弟说:“你做得很好。”这并不是安慰,在家族核心人物突然失踪的情况下,一个十七岁少年能勉强维持住局面已经很不错了。
“阿大,这段时间你究竟去了哪里?你的病好了么?怎么你看来还是有些憔悴的样子?”
林翎当时没有回答弟弟的这个问题,搪塞了两句就打他回朱虚山去了。不久,在东京附近失踪了一个多月的杨应麒也在辽口出现了。
“这半年里学舍来了好多新的老师啊。”学生们议论着:“你说谁山长回来以后,咱们学舍的人事会不会有什么变动?”
“当然会有变动!别的不说,李先生一定会受到重用的!”
管宁学舍是一个师生关系比较奇怪的学园。
这里的老师大部分是在杨应麒的带领下完成从士人到教师角色的转变的。他们绝大多数是大辽留下的遗产,在见到杨应麒之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仅仅是有较好的文字功底,就文化水平而论普遍比大宋的秀才好不到哪里去,都是按照杨应麒所设置的科目边学边教。平心而论,这些人教、学都很用心,然而文化水平毕竟偏低,这便造就了管宁学舍质过于文的学风。出于改善教学质量的考虑,杨应麒经常要求张浩、王政、杨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