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就理解了:天下要换皇帝了,有权有势又很厉害的七将军杨应麒、二将军曹广弼、三将军杨开远等都很拥护这个皇帝。
“七将军带头向新汉皇帝效忠了。”这变成了整个梁水亭之会的中心结论。
“之前一直没有表态的二将军和三将军,也都已经公开支持大将军登基了。”曹二杨三的种种举动,变成了军方支持折彦冲登基的两个基本点。
什么制约啊,监督啊,分权啊,中下层军民都搞不懂,不过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确立起来之后,他们的思 想就统一了起来,所以新汉政权得以在稳定中过度——从松散政权向帝制时代过度。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士绅还是百姓都显得十分合作,因为这种貌似有变化其实没变化的变化,很符合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也很符合中国人对一个政权的希望——只要我们的日子能过得好一些,只要国家能强大起来!其它的都无所谓了。
所以在不久后的将来,当帝国宰相杨应麒推行起一系列集权制度的时候,竟现出乎意料的顺利。
“七郎,恭喜啊,你成功了!”梁水亭之会以后,赵橘儿才松了一口气。在她看来,杨应麒最大的成功不在于将折彦冲当年的盟誓转化为对君权的限制和监督,而在于没有激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