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压百姓煮盐、制茶、开矿、伐木,涉及国计民生一切部门。由于机构臃肿,宦官的人数也呈急剧增加之势,除了按规定报名就阉、候补进宫者之外,还大量招收未经报名起送而私自自宫者。到了嘉靖一朝,宦官总人数已经激增到了八万多人。
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正是朱元璋费尽心机、不遗余力推行极端君主专制制度,为日后宦官干政埋下了祸乱的种子。因为他儿子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得到宦官作为内应,才能成功地篡权夺了自己侄儿建文皇帝的江山,朱棣登基以后就不惜背叛祖训,拉拢宦官,并设立了以太监为首脑的国家最高特务机关东厂,使朱元璋时代被明确规定不得干预朝政的太监内宦们有了名言正顺参与国家事务的正式办事机构和制度保障,才使得宦官一步一步走上了权力中心,冒出了一个又一个权倾天下,显赫一时,祸国乱政的宦官。
其实从客观上来说,朱元璋当年限制宦官读书识字等等矫枉过正的做法肯定是行不通的——毕竟皇宫之中不能充斥着一大堆只会侍奉洒扫的文盲,简单一点说,皇帝要看什么书,难道还非要自己爬高下低的去翻找吗?所以自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就下令,民间已有儿子的读书人如果愿意,可以自宫后进宫。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