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无两。在明朝抚剿两策并用之下,北元势力极大削弱,数十年不敢再生南下牧马之念。
至明英宗正统年间,鞑靼衰落,瓦刺逐渐强盛,统一了蒙古各部成为草原霸主,吞并中原之野心就日益高涨。斯时明朝正值权阉王振把持朝政之际,王振专权乱政,导致国力衰弱,武备废弛。正统十四年,瓦刺借口明朝削减了朝贡使者的赏赐而大举犯边,好大喜功的王振怂恿明英宗朱祁镇兴师北伐,几十万北征大军丧师土木堡,连英宗皇帝都成了敌人的俘虏,“土木堡之变”也成为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瓦刺大军挟大胜之威长驱直入,进逼京师,多亏有“救时宰相”之称的兵部尚书于谦挺身而出,率全国军民奋起抗战,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这才保住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其后瓦刺因内乱而分裂,鞑靼趁机崛起,再次称霸蒙古,屡次骚扰明朝边境,杀掠百姓。到了嘉靖年间,因嘉靖昏聩,边防力量大为削弱,鞑靼趁机占据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河套地区,出河套即可犯宣府、大同、三原等镇,震动京畿;入河套,则可攻击延绥、宁夏、固原等镇,侵扰关中,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
嘉靖十二年,鞑靼首领达延汗死后,子孙们相互争斗,蒙古再次陷入割据状态,其第三子阿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