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隆庆一朝,他贵为内阁首辅,还兼着主管天下官员进退升迁的吏部尚书,是大明朝第一个同时集朝政、人事大权于一身的权臣,可就是因为脾气暴躁,虽属治国能臣,却非社稷仁臣,不但在朝臣中威望不高,最后也栽在了自己的脾气上——对他无比倚重的隆庆皇帝龙殡归天,新皇万历即位大宝不到半月,他就因“专权擅政”受到暗掌国政的万历之母李太后的猜忌,被次辅张居正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联手扳倒,赶出了朝堂,与明朝绝大多数的权臣首辅一样,落了个罢官削籍“回乡闲住”的下场。
看来皇上的苦心没有白费,不但他们都学会了如何处世如何为官,在兵力部署上俞大猷和戚继光也并不以部队统属为限,不分亲疏远近,而是本着“功劳大家得”的原则,将来自山东、河南卫所的友军与京师营团军配合使用,以训练有素的营团军为主力,战斗力稍弱的卫所军被安排在左右两翼和后方承担次要的守备任务,既能锻炼部队,又能让麾下各军将士分享战功,避免被别人攻讦为“贪功自为”,造成军旅之间的隔阂。
朱厚熜颌首称赞:“胜不居功自傲,你等皆已有古大将之风范了!不过,话虽如此,营团军诸位将士上下用命,拼死杀敌,实是功不可没……”他让高拱将各军官佐姓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