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你们来给亲卫营发粮,依丁爷的吩咐,按各哨分装。”
海瑞被人拉走之后,丁大郎没有了发狠的对象,也不好太过嚣张跋扈,便摆了摆手:“不必了。大家都忙着,也不好让列位兄弟多等,还按原来的章程发吧!”
那位仓场大使和中军其他各营的粮秣官都异口同声地说:“丁爷高义,丁爷高义!”
战前准备诸事繁杂,在场的所有人,包括为海瑞出头的营团军军官兵士都认为,一个书办挨了五品武官的打,实在也算不了什么事,军粮继续迅速发放,好象此事就要被淹没在闹哄哄的军营之中了。谁知道,海瑞回到军需供应总署之后,向本部衙的长官、署理军需供应总署的户部左侍郎陈文提出要辞差回乡。陈文慌了神,忙追问其故,得知详情经过之后怒不可遏,当即好言安抚了海瑞,自己就亲自去了中军,找张茂讨“说法”。
这倒不是陈文也如海瑞那般刻板,把朝廷规制看得比天还大,而是因为海瑞虽只是一个没有品秩的书办,却是高拱推荐来的。陈文不但与高拱同为夏言一党中人,更是夏言的门生,有这层非同寻常的关系,高拱自然悄悄告诉了他海瑞的背景。且不说海瑞痛骂严嵩、掌掴严世蕃诸多义举让夏党中人幸灾乐祸拍手称快,就凭着皇上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