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但一次诛灭数百位皇室宗亲,实乃千古未闻之天家祸变,载诸史册,更大损朝廷颜面及皇上圣名,诸位阁员身为人臣,谁敢拟这道旨?就连严嵩那个时常被人讥讽为“柔媚事君”之人,也是第一次觉得手中那支能判定无数人死生,更关乎社稷兴衰的“枢笔”有千斤之重,恨不得立时拜疏求去,将自己为之奋斗了一生,历经艰辛,排除万难才爬上的首辅之位拱手让给别人!
李春芳、徐阶和马宪成三位阁员都建议严嵩行封驳之权,将奏疏退回大内。严嵩思虑再三,终究还是不敢触怒正在气头上的皇上,呈上拜帖恳请造膝面陈。
不一刻,内侍来传皇上口谕,召严嵩于云台奏对。四大阁员闻之更是心惊胆战:云台固然是皇上召见大臣的法定地点,但如今皇上宵衣旰食,日夜操劳国政,从来不讲那些繁文絮节的俗礼,往常召见内阁辅臣都是命其直去东暖阁,今日却改在云台,不想也知已对内阁的拖延态度心生不满了。
严嵩想请其他阁员与自己一起面君,可李春芳、徐阶和马宪成三人都不愿淌这汪浑水,李春芳推说要与兵部会商平叛军分兵两路,一路南下浙江、湖广,一路西进收复中都凤阳,全面剿平江南叛乱的诸般紧急军务。马宪成的理由则更充分:南都即定,百废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