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心而论,撤裁王府护卫及属官倒是为文武官员做了一件好事——在大明朝为官,第一难做的便是王府属官,除了那些有幸侍奉东宫太子或有望继承大统的直系亲王的官员外,其他人非但手无寸权、升迁无望,遇到脾气暴戾的王爷,稍不如意说骂就骂,要打便打,拖欠克扣俸银禄米更是常有之事,其情之悲其景之惨,比南都那些虽被冷藏,但仍可拿着朝廷俸禄整日无所事事,游哉游哉吟诗赏月的“莳花尚书”、“养鸟御史还要差上十万八千里。可是,将亲王府护卫和长史司一并撤裁,亲王郡王便无甚分别,也不合与《皇明祖训》……
若说前两条还只是大致与《皇明祖训》大致不符,那么,第三条则根本就是公然提出改易《皇明祖训》,亲王、郡王爵位不再世袭罔替,那么迟早都要降到奉国中尉,而奉国中尉以下不再封爵,就等若剥夺了皇室宗亲那份可以吃到老的俸禄和种种特权,还许其应科举,操农、工、商等贱业,堂堂太祖血脉、天潢贵胄与庶人有何分别?尤其是“许其另立家庙祭祀”这一说,不就是要将那些远系旁枝的宗室子弟统统赶出皇族吗?
严嵩哪里知道,魏国公徐弘君、信国公汤正中和诚意伯刘计成三位逆臣遁逃一事,之所以会惹得朱厚熜如此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