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二十三道,其中《四书》出三题,《五经》每经各出四题。按照规定,除了《四书》三题必须全做之外,《五经》的二十题,只须做自己报考的那一经四题即可。每题一文,合成“七艺”之数。要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做完七篇文章,既要做得好,又要工楷誊正,实在是一件极其紧张极其辛苦的差事,常常有不少生员因无法完成,或者因紧张过度而当场昏厥。
此外,由于《四书》、《五经》的篇幅不多,字数有限,一般性地抽取其中的句子来做题目,考了几百年,就难免重复。所以,许多出题的考官都是想方设法地变花样,或在每章每节内摘取数句,或者把某一章分成几节,或者从一节之中截取一句,或者把几章几节连在一起,这样来出题目,一则能显示自家的才学不凡,二则也使应试生员无从预测,考出每个人的经学功底和能耐。不过,生员也有的是办法,那就是把平日习作的数量成倍地放大,把那几部圣贤书割裂了又割裂,拼凑了又拼凑,预先做它几十题几百题,精雕细琢,反复推敲,请方家斧正修改之后再背熟。这样,往往总有那么一两题甚至三四题能碰巧猜到。尽管平时吃些苦,但七篇文章不必一一重新谋篇布局、遣词用句、修改誊正,就省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把它用于那几篇未曾猜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