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阅武。
朱厚熜特地下旨命这些文官士子也来阅武,当然不是让他们吟诗做赋记述这难得的盛世军威,而是为了激发起他们的尚武精神和报国热忱,激励他们投笔从戎,从中遴选和培养明军目前急需的军事指挥人才。
这一用意说来有些可笑,可朱厚熜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几年的连番大战,使他痛感军事指挥人才的匮乏,而随着下一步国际局势的变化,明朝要面对的敌人,除了传统意思上的北虏南倭之外,势必还要增加一个西番,即如今已占据了东南亚的葡萄牙人和即将来到东方的西班牙人。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局势,明军要加速正规化建设,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对各级军事指挥人才的需求就显得尤其迫切。正所谓病急乱投医,朱厚熜一方面命令五军都督府尽快筹办大明最高军事学府——讲武堂,推行正规化军事教育,培养中高级指挥人才,并在禁军开设各级随营武学,对年轻有实战经验的中低级军官进行轮训;另一方面,不得不把选拔军事人才的目光投向了那些文官士子。
尽管明军开办有各级武学,朝廷也开有武闱开科取士。客观地说,如果真正严格地实行了这样系统的军校培养选拔制度,使任何有志于成为军官的人只要经过了系统的培训并且考试合格,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