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先将参谋部的架子搭起来,一俟朝廷批复,即可投入运作。如今文官士子中通晓军事之人不多,他们可先从东海舰队随营讲武堂中遴选年轻有文化且有实战经验的中低级军官改任参谋,参谋部诸多参谋的分工亦可按朕与你说的那些,将太公姜尚《六韬》中合用于今日今时的拿来一用。至于这些参谋是保留武职还是改授文职,由内阁李阁老与兵部曾部堂参详酌定。”
不用说,这是朱厚熜玩了一个花样。不用说,他也知道,次辅李春芳和兵部尚书曾铣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那些粗鲁不文、未经科举的武人改授文职,而那些担任参谋的中低级军官经过战争的洗礼,军事指挥才能得到锻炼,不但日后能凭军功升迁至各军师旅团的主官,大大提高明军的战力;也为日后由职业军人出任各级参谋长埋下了伏笔。帝王心术,鬼神不言,但朱厚熜玩的这点小伎俩,自然瞒不过混迹官场几十年的李春芳和曾铣,只有高拱这个夏党中的后起之秀出面,他们两人兴许会卖个面子给高拱,不会公然反对此议。
这几乎成了御前办公厅成立半年来固定的议事模式。朱厚熜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总要征询高拱和严世蕃的意见,两人都通晓朝章国典,卓有雄才,又是势同水火,一个人提出的建议稍有考虑不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