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殊为不解的是,明朝皇帝亲下诏书,责令他们把一个只有二十出头年岁、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武官从东北边境调到备倭第一线全罗道,出任全罗道水军节度使。根据朝鲜兵部武选司的记录,此人虽是武科出身,但在军中并不起眼,甚至在防御东北边境的女真族强盗之时还经常打败仗,根本不配提拔到那样重要的职位。但是,来自天朝上国的诏命不容违抗,于是,一个名叫“李舜臣”的军官被升任指挥佥事,出任全罗道水军节度使,随即又带着数十位朝鲜水军各级军官来到大明海军讲武堂,与明军海军军官一同接受培训。照朱厚熜的安排,如果一时还不急于远征日本,待他们结束为期半年的集训之后,还要安排他们随东海舰队实习。
跟朝鲜李氏王朝一样,历代琉球王都向大明皇帝请求册封,俯首称臣,约期朝贡,从不间断。甚至比之朝鲜李氏王朝,琉球王国则更是大明藩属之国模范中的模范:自洪武五年起,他们就一直使用中国的年号,奉中华天朝上国为正朔,使用汉文、身穿唐服,就连国都首里城的宫殿,都不是坐北朝南,而是面向西方,以示归慕中华之意。除了出于地域歧视,不许他们岛国敬献美女之外,大明历代皇帝也对琉球王国颇为礼遇,明太祖朱元璋赐闽人三十六姓入琉球,不但带去了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