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不错,可谁能担得了这天大的干系?俞大猷更是大惊失色,连忙跪下:“皇上身系我大明社稷存续、万民福祉,且不可亲身犯险……”
朱厚熜扶起了俞大猷,语气坚定地说:“朕也知道,此举确实过于冒险,但兵法有云,置于死地而后生。惟有这样,才能以最小的代价一举消灭对我大明心怀异志的北虏死硬分子,更能宣我大明国势军威,震慑蒙古各部。那些不愿臣服我大明天威,或是虽表面臣服,内心却仍在蠢蠢欲动的北虏各部,日后再若想要犯边剽掠,就都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个能耐!为了我大明社稷存续、万民福祉,这个险,值得冒!”
俞大猷抗辩道:“欲要尽诛逆贼、收降四夷,成就天朝四海一统之伟业,自有我大明百万雄师在。皇上只需一纸诏书传谕诸边将士,而后垂拱九重,坐待捷报即可,不必以九五之尊行此险着……”
朱厚熜一哂:“一纸诏书传谕诸边将士就能坐待捷报?若真能如此,我大明怎会被北方边患困扰长达两百年?朕又何必以身为饵?成祖文皇帝五出漠北,三犁虏穴,每次出动大军都在数十万以上,也未能赢得短暂的和平安宁,你俞志辅就没有想想这其中的成败得失?”
皇上突然抛出了这么大的问题,俞大猷一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