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轻轻一点,点亮我码字的人生,支持数字,支持正版,跪求订阅。)
一排排的子弹带着复仇的怒火,飞向了对面的蒙古武士。与五年前大都德胜门下的那场激战一样,第一排的明军打出了第一发子弹之后,在带队军官的口令指挥下,立刻就地蹲下,退出弹壳,装填子弹;第二排、第三排的明军依次据枪射击,下蹲,退出弹壳,装填子弹,拉上枪栓,起身,射击。
自动退弹、撞针复进的装置还在兵工总署军器局的试验室里做进一步的论证、试验,目前装备全军的这种单发射击、手动退壳的步枪,本来不配称为半自动,但是,在明朝人眼里,这已经是先进的不能再先进的犀利火器,朱厚熜也迫不及待地给它冠以“半自动”之名。而且,这一点的缺陷,根本不足以改变蒙古武士的冷兵器和明军热兵器之间长达几个世纪的巨大差距。
与五年前大都德胜门下的那场激战略有不同的是,明军线形队列的上空,并没有弥散着呛人的黑烟,那是因为无烟火药被发明并广泛地应用到了军事上。这个看似皇上信手拈来、毫不起眼的发明,却为线形队列平添了巨大的威力,一是不再有滚滚黑烟既影响兵士们的视野,更使兵士们很快就被呛得喘不过气来;二来有了定装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