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然,只有浙江适宜种桑养蚕,历来江苏的丝绸也多靠浙江供应蚕丝。近年来,江南各地推行改稻为桑的国策,浙江就走在了前面,各地百姓有种桑养蚕缫丝的经验。臣以为,可更进一步,将浙江一半的农田改为桑田,一年当可产丝绸一千万两以上,增产二十万匹丝绸。”
朱厚熜问道:“农田都改了桑田,浙江百姓吃粮怎么办?”
“回皇上,从外省调拨。”严嵩说:“这几年里,每年从外省给浙江调拨的粮食高达二百万石;加之北方粮食连年增产,对江南的依赖已大为缓解,浙江稻田改为桑田,每年再增调粮食就是。至于外省调拨粮食一定比本地产出的贵这一问题,每亩桑田的收益本就比稻田要高出至少三成;加之皇上如天之仁,在朝廷推行改稻为桑国策之时早已明发上谕,所改桑田仍按稻田起课征税,不许增加赋税,百姓得了偌大好处,无不颂扬君父圣恩,踊跃种桑养蚕,有了丝源,江南诸省各增加几千架织机,每年增产二十万匹丝绸不成问题。”
江南的丝织棉纺业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先行者,朱厚熜也早就提出了改稻为桑的国策,只不过是因为嘉靖二十三年江南发生叛乱,需要休养生息、恢复元气,这两年里才没有大力推行而已。此刻听严嵩侃侃而谈,把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