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一直站在那里,看着久别重逢的明军军官们尽情地宣泄着内心的喜悦。他的心中却是无比的悲凉——这种情形,他当年也曾多次经历过。可是,如今他已不可能再回到草原,只怕今生再也没有体验这种兄弟袍泽久别重逢的喜悦的机会了……
戚继光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鞑子,只是觉得似曾相识,却不知道他到底是谁。
见他一片茫然,俞大猷笑道:“好你个戚元敬,真是贵人多忘事!当日在朝阳门下,不是亦不刺将军手下留情,你早就成了鞑靼铁骑的俘虏,难道你只记得自己过五关、斩六将,却不记得自己也走过麦城吗?”
其实,俞大猷这么说可真是错怪了戚继光。这当然不能怪戚继光贵人多忘事——当年的北京保卫战,戚继光可谓是一战成名天下知,鞑靼军中上至俺答,下到普通士卒都对他恨之入骨,开出了“杀戚继光者赏万户”的赏格就是明证;而亦不刺虽说是鞑靼军中的一员大将,却是负责朝阳门方向,若非戚继光带着游击在外的骑营要护送荣王阿宝回京报讯,为了引开鞑靼军队,以身为饵跑到朝阳门方向,两人未必就有交手的机会。所以说,亦不刺至今念念不忘戚继光是理所当然之事,戚继光不记得亦不刺也毫不为奇。
不过,戚继光从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