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好问你了。你们这一锅里下了多少米?”
那番君臣奏对已被那位衙役听了去,见他连“四老爷”是什么官职都不知道,心中更是隐约觉得这人来头大了,大概少说也是省里来的贵人,话语又不利索了起来:“回……回爷的话,一……一石。”
“这里有多少口锅?”
“十……十六口。”
“外面的灾民有多少?”
“府里发签子在我们西城粥厂领赈粮的灾民共有四千一百多人。”
明朝的一石米重斤,十六石米重斤,按一斤两制计算,共两,摊到四千一百多位灾民头上,每人还不到二两。官府发赈的规矩定例是一天两施,也就是说,每人每天的赈粮最多只有四两,比朝廷规定的每人每天八两赈粮整整少了一半!这一半的粮食都到哪里去了?这可是灾民的救命粮啊!
朱厚熜似乎有些不相信,拿起锅沿上的大木勺在腾着滚滚热浪的粥锅里搅了两下,然后舀起了一勺。果然,粥稀亮地能照得见人影!
“嗵!”的一声,木勺被扔进了锅里,再回过头来,他的脸上已经再次蒙上了一层铁青色,声音也因压抑不住的愤怒变得嘶哑了起来:“你们每天就给灾民施这样的粥?这样一锅清汤寡水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