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轻轻一点,点亮我码字的人生,支持数字,支持正版,跪求订阅。)
太湖流域,西起茅山,东到东海,北尽长江,南至天目山,是一片水乡泽国,自古以来,就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盛产稻米,滨海还有鱼盐、市舶之利,可谓天下富庶之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富甲一方的江淮地主阶层。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赤贫之家,做过游方和尚,还讨过饭,自然对那些为富不仁的豪绅地主没有好感,加之那些人当初支持的是号称吴王的张士诚,给朱元璋逐鹿中原一统四方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因此,当他定鼎南京、建立了朱明王朝之后,就动用国家权力严厉打击元末江淮地主阶层,把他们迁徙到外地,田地收归国有,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并采取官田税重、民田税轻,国家重役多由富户承担等诸多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自耕农的利益,土地兼并之势有所缓解,做到了“百姓十九在田”。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实行两京制度后,骤然增大了朝廷的开支,江南各省除了供应南京之外,每年调运北方的钱粮多达数百万,其他各项供物不计其数,江南各省贫苦百姓负担日益加重,到了正德年间至嘉靖初年,税重役繁,再加上倭寇时常侵扰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