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赵自翱来的路上,翻来覆去想了又想,越想越觉得给“钦差高大人”送银票不妥——虽说大明朝爱钱的官员不少,明里暗里也都不是那么干净。可是,大家毕竟都是圣贤门徒、朝廷命官,做事总得有个法度,更要顾及朝廷的体面,就算是别人送上门来的银子,也总是要推三阻四,实在抹不开情面才“勉为其难”地收下,还要说几句“下不为例”的话。哪有象“钦差高大人”那样,当着众人的面跟李纪提说银子,公然索贿的?更不用说此次朝廷派员南下巡视政务,上谕所列诸人虽以高拱为首,但他毕竟只是钦差之一,还有三位镇抚司的太保爷一同随行,他就算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当着那些镇抚司上差的面公行索贿之情事。那么,他在李纪家中大谈银子的事情,想必也不是为了索要孝敬。这个时候,自己上赶着给他送银票,他不但不会要,甚至还会以此为证据,置自己于死地啊!
攸关生死,真可谓是一步踏空,万劫不复。赵自翱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明白那位“钦差高大人”的葫芦里到底卖得什么药,不得不兵行险着,想出了弹劾高拱的一着险棋——若是以前,以高拱的圣眷,背后还有恩师夏阁老撑腰,给赵自翱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这么做。但如今有杨公公这条通天的线在扬州,只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