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们可都没有想到,这正是朱厚熜梦寐以求的引领中国再次昂首走向海洋的天赐良机!
自古以来,中国就不乏勇于探险、敢于挑战海洋的勇士。早在唐宋两朝,中国就有许多商人不畏海路艰险,驾船远赴波斯贸易。大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派遣三宝太监郑和率多艘大海船、 多艘中小海船,大大小小共计多艘船只,以及船员、兵丁余人七下西洋,宣大明国威,引万国来朝,并带回来了不计其数的海外奇珍异宝、珍禽异兽,将中国的航海史推向了顶峰。
但是,到了仁宣年间,这样的壮举便停止了。究其根源,是因为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并不象欧洲大航海时代的那些冒险家一样,有极其诱人的利益驱动。而郑和船队每次都超过人的一支庞大船队远航海外,所耗费的钱粮、物品十分浩繁,不胜计数;加之明朝一贯奉行“薄来厚往”的外交政策,郑和船队招揽来华朝觐的海外番国非但不能给大明带来多大的利益,糜费的赏赐更是一笔巨额开支,以至于从郑和下西洋一开始,朝野内外反对的声浪就从未平息,指责其为“宝船弊政”,说“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等到雄心勃勃要做“天下共主”的明成祖朱棣一死,继任的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