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有事之时,既不俯从与外夷身后为虎作伥,还能奋起抗争,与自己的同胞一道抵御外侮,那便是有功于国家。
亚圣孟子确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而且,舍弃无百年国运的胡人不论,三代以下,夏、商、周、秦、汉、隋、唐、宋这些都自称“华夏正朔”的朝代,哪个也未能屹立千年而不倒,惟有这万里锦绣河山依旧,生于斯长于斯的百姓代代繁衍、生生不息。或许当真在朝廷之上,确实应有一个国家永在……
可是,倘若将朝廷和国家割裂开来,或是认同国家可以凌驾于朝廷之上,那么,在改朝换代之时,那些世受前朝皇恩的官绅士子是否可以以此为由,向新朝俯首称臣?尽管这样“识时务”的人往往是绝大多数,可历朝历代,无论是官家修史、儒林撰文,还是千百年来,市井坊间人们耳口相传,所称颂的,都还是饿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以及那些为一家一姓之朝廷尽忠死节的忠臣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