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轻轻一点,点亮我码字的人生,支持数字,支持正版,跪求订阅。)
人常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所谓“铁打的营盘”,用来形容明朝的卫所军制再合适不过。自大明定鼎开国之初,就在全国军事要隘设卫,关津渡口设所,皆建有固定的营房。大卫都设有城墙,俨然一座城池和军事堡垒一般,里面没有百姓,住的全是军户。军户受田垦殖,且无论官兵皆可娶妻生子,只要不从征不打仗,就可以“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优哉游哉地过自己的小日子;而且军户都是世籍,子承父业,世代为军,因此“流水的兵”一说在明朝并不适用。只是这些年来,朝廷悄然改易了奉行近两百年的军户卫所制,撤裁归并了大量缺编严重的卫所,又从无业流民中招募了许多青壮男丁入伍,才使得大明军人兵不兵、农不农的状况有所改变。
近年来,北虏各部纷纷归顺天朝,为祸东南海面的倭寇在东海舰队的连续打击之下,也几近销声匿迹,大明王朝可谓九边安宁,四海升平。分驻全国各地的卫所军除了日常的操练和屯垦,都在军营里过着有妻有子的日子。夕阳西下,炊烟袅袅,营区里随处可见光着屁股到处疯跑追逐的孩童,以及提水择菜,不时吆喝斥骂自家孩子的军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