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轻轻一点,点亮我码字的人生,支持数字,支持正版,跪求订阅。)
还未等李贽回答,德川家康便站了起来,拱手向高拱一揖,说道:“不知厨下菜蔬可曾整理齐备,学生须得去看上一看。且请高大人恕学生少陪。”
高拱微微一怔,随即便明白过来,这是德川家康想刻意回避听到他们之间的私密话,忍不住暗自赞叹道:其人虽年仅幼冲,却如此乖巧伶俐、善解人意,难怪皇上那样在意他,将他称为隐忍无双的万年乌龟啊……
李贽又何尝不知道德川家康的这一番用意?加之高拱于他有半师之恩,自然不敢打诳语。待德川家康走后,他老老实实地回答道:“不敢瞒高先生,学生家贫,母老弟幼,实在无力再求功名。今科若是侥幸得中,便到吏部记名候选了。”
大明官员出身寒门者比比皆是,高拱本人就是自幼丧父,全靠寡母为人浆洗缝补才将他拉扯**、供他读书应考,当然知道李贽的这些话只是托词,根源还在于他压根无意于功名宦途,科举出仕只为了混一份官俸,保证全家衣食无忧而已,不禁叹道:“以你的经学造诣、道德文章,年纪轻轻便入了杂途,殊为可惜了……”
高拱的直言无忌,令李贽十分尴尬,却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