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政策被刊载于朝廷邸报和《民报》上公诸于众,可谓世人皆知。诸暨县的贪官污吏想强逼百姓以半价出售生丝,当然不敢堂而皇之地公开进行。而孙嘉新提出的公开收购,无论是诸暨县衙的一干书吏衙役,还是织造局官办作坊派来收购生丝的人,就都不敢再做手脚,得乖乖地按照市价当场验货付款——国家养了那么多的御史,都负有观风之责,总不会全都装聋作哑;更何况,如今朝廷还准允百姓进京告御状!那么,孙嘉新方才对王顺的那一番发作,想必是要煞一煞王顺的威风,杀鸡骇猴,不,应该说是杀猴骇鸡,让他和诸暨县衙那些奸猾胥吏不敢再妄生贪鄙之心。
他们大概也能猜得到,孙嘉新之所以这么做,一则是因为织造局毕竟是宫里的衙门,事涉天家声誉,不宜大肆张扬;二来也是因为他固然受到了浙江巡抚衙门的迫害,但皇上已然首肯了他的爱民之心,全盘采纳了他的诸多建议并擢升了他的官职,便不愿对浙江同僚们落井下石,更不愿让微服私访的皇上再生怒火,有心要把这件事消弭于未起之时。如此煞费苦心,真是难为了这位忠君爱民的清官了……
朱厚熜甚至更进一步地想到,孙嘉新的作法,倒是深得后世的政府为了加强廉政建设而倡导行政公开之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