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的嗓门当然无法与经过特殊训练的传旨太监相比,不过,皇极门外和午门广场上的那些官员们一则有鸿胪寺导引官的手势指挥,二则对朝觐大典早已烂熟于心,因此能与金台御幄两厢檐柱之间的四品以上官员同步行礼、山呼万岁。至尊无上的皇权威仪在这样响彻云霄的山呼声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必需的例朝仪式演过之后,按理该是皇上召鸿胪寺导引官进殿,问询今日早朝可有缺席官员。今日不知为何,朱厚熜却跳过了这个环节,恩赐诸位文武大臣免礼平身之后,就径直问道:“各衙门有何事要奏?”
严嵩上前一步,跪了下来:“启奏皇上,臣严嵩代百官敬献元夕贺表。”
这是例行公事,朱厚熜便淡淡地说道:“准奏。”
跟新正元日群臣朝贺之时敬献的新正贺表一样,元夕贺表由翰林院词臣们集体恭撰,这些人无一不是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常年舞文弄墨、精研辞章,所拟贺表当然端方雅致、字字珠玑;又经过了内阁阁员、掌院学士徐阶和内阁首辅严嵩的审核推敲,虽是官样文章,读来却是琅琅上口。
不过,随驾上朝的吕芳看得分明,端坐在御座上的朱厚熜在听首辅严嵩所献贺表之时便心不在焉。他虽说是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