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而一想,南洋战事方殷,又决议出兵日本,哪里都需要用钱。严世蕃狠狠地压榨那些官绅势豪大户,既有利于抑制豪强兼并,又能募集到巨万钱粮,反正骂名是他在担着,真要闹到无法收场的地步,大不了将他罢官撤职以谢天下也就是了,数以百万计的银子却实打实地进了国库……
镇抚司的密报可以束之高阁,来自苏州官绅士人之家的抗谏奏疏却不能置之不理。为了给严世蕃擦屁股,朱厚熜不得不又颁下了一道恩旨,准允那些捐资在万两白银以上者,恩荫自家或族中子侄一人出仕为官,授正七品经历;捐资在五千两以上者,也恩荫一人,授正八品断事。恩荫之人均需先在南洋各国宣慰使司衙门任职,五年之后方可叙功调回国内。这些人比照先期派往南洋开办书院、传播儒学的士人儒生之例,官俸加二成,并加发一倍禄米,作为派驻海外任职的额外津贴。
此举虽说不合大明官制,且有卖官鬻爵之嫌,但朝廷已经定议要在南洋诸多藩属之国设立宣慰使司,亟需大批官员充掖衙门,照例每三年一届的开科取士和从举人和贡生之中遴选,已是远远不够。因此,乐输钱粮换取恩荫之举倒没有引起官场士林多大的非议。不过,许多可以恩荫子侄出仕为官的官绅士人之家却舍不得让自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