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轻轻一点,点亮我码字的人生,支持数字,支持正版,跪求订阅。)
听到杨博反对自己率军远征倭国,戚继光心中对他如此不念旧情已是十分恼怒,但是杨博提出的前两条反对意见都是实情,让他无从辩驳,直至听到这第三条,立刻抓住了话柄,亢声说道:“杨少司马(注:兵部尚书别称大司马,侍郎别称少司马。)总长大人的话,末将万难苟同!早在嘉靖二十一年,朝廷复设营团军,末将就曾任俞将军副职,而今复归俞将军帐下听命,有何不可?再者说来,末将身为大明军人,世受国恩,但凡能为家国社稷效力,莫说是做俞将军副手,便是专任军、师,乃至团、营之长,亦无所怨,又怎会衔冤生恨?!”
国朝厉行“以文统武”之祖制;加之杨博又是兵部堂官、明军总参谋长,戚继光当着皇上的面公然反驳杨博,言辞还是如此激烈,无疑是犯了朝廷的一大忌讳。高拱和张居正都替他担心起来,却苦于刚刚受到皇上那句“玩笑”的隐晦敲打,既不好帮腔说话,又不好出面打圆场。只有严世蕃无所顾忌,又存者向戚继光卖好、以便日后将其收揽到严家门下的私心,就插话进来,笑道:“下官也认为少司马多虑了。天下之人,谁不知道戚将军自幼便许下‘封侯非我意,但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