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喷涌而出。
冲锋队形在一瞬间就被削薄了一层,主将也被打死,给赤备军幸存的兵士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震撼。可是,训练有素的战马却根本容不得他们有丝毫的犹豫,仍驮着他们朝着中朝联军大营疾驰而去,将他们带入那道散发着死亡气息的密集火网之中。
胜负是毫无悬念的——无论是赤备军的武士,还是他们的统领、已经葬身在明军弹雨之下的饭富兵部;抑或是他们的主公、倭奴联军总大将武田信玄;或者是献策以甲斐铁骑作先锋、以期冲破中朝联军营寨的上杉谦信,都不知道,就在八年之前的嘉靖二十三年,在京师城下,还装备着前装填式火枪的营团军以线性队列抵挡住了鞑靼数万大军的进攻;如今的明军还是采用线性队列,却早已换装成后装填的半自动步枪,装填速度大大提高,射速也随之大大提高,别说是区区两千人的赤备军,就算是再遇到十几万、几十万的鞑靼铁骑,也未必能被敌人冲破自己的营寨!
此刻,训练有素的明军兵士凭借着对骑兵有天然阻挡作用的栅栏,镇静而又冷酷地不停装填、射击,将弹雨向着赤备军倾泻而去,无情的收割着生命。几乎只是一瞬间的功夫,明军每一位兵士都射出了至少三发子弹,在营寨前的空地上堆起了一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