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终因爱惜他是一位难得的骑兵将才,便在上奏朝廷的叙功呈文中,当真奏请将他特晋营长。
兵部武选司接到中朝联军的叙功呈文,以李成梁进入黄埔军校学习之前只是一个小小的袭职百户,又是从黄埔军校提前结业,担任连长不过一年时间等理由,不同意晋升他为营长——原本象一个连长晋升营长这样的小事,身为中朝联军司令的俞大猷就可以作主。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选用得力军官将佐,是为了方便掌控军旅、指挥作战,兵部武选司也不会为了一位低级军官晋职一事和军中大将过不去。可是,如今朝廷大力加强正规化建设,对各级军官的最低任职年限都做了明确规定,比如说连长晋升副营长就至少需要两年时间,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用人上的僵化,不利于有用之才的脱颖而出,这也是朱厚熜那个半吊子的军事发烧友所始料未及之处。
不过,俞大猷可记得,当初自己替亦不刺奏请调到第一军任职、远征倭国之时,曾专门提到亦不刺建议让黄埔军校学员李成梁提前结业。皇上不但欣然同意了自己的建议,还御批了好长一段话,言说李成梁有大将之才,让自己对其从严教育、悉心雕琢。因此,他便将李成梁宁可继续当连长,也不愿当副营长作为一件逸闻趣事,写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