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明军人,又屡受浩荡天恩,抱定“为君安寝,不辞兵戈”的志向,当然不会轻易放过眼下这个消灭皇上心腹大患的绝佳机会……
商议再三,俞大猷和徐渭等人还是放弃了进军海道、打败武田信玄的作战方略,在近畿作战,背靠伊势湾,利于运送补给军需粮秣;而进军海道,攻打甲斐武田氏的领地,补给线就不可避免地被拉长了,武田信玄也势必会殊死抵抗,一旦战事旷日持久,军需供应不济,军中缺粮乏弹,就不免有全军覆灭之险。眼下倭国战事大局已定,不能为了一个武田信玄而冒那么大的风险。
此外,按照军需转运使司衙门早就拟定的运输计划,中朝联军将于近日得到一次补给,但接下来的六月至十月,便进入了倭国的台风季,为了安全起见,运输船队将不再冒险出海。因此,中朝联军将在小半年的时间里无法得到再次的补给。而在昨日决战之中,两个重炮团原本就所剩不多的弹药储备又被消耗掉了一大半,即便能得到补充,也难以支撑旷日持久的作战。为了全局的胜利和军中袍泽的性命,万万不可轻敌冒进……
不过,俞大猷似乎还不甘心就这么放弃与倭国“战国第一武将”武田信玄交手作战的机会,更不无担心地说:“文长,常言说的好,打蛇不死随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