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毁灭上,比如说三国吴主孙皓公然辱佛的举动,北魏拓跋焘毁寺诛僧的暴行,唐初废佛兴道的诏令等等,都充分说明了当时佛教传播的种种艰难,以及佛道冲突的残酷性。
由于佛教东传充满波折,为了取得合法传播的条件,传教者不得不对佛教作了种种变异和变通,特别是在华夏的佛教开宗立派时期,在一些涉及礼制和政治伦理的原则问题上,佛家作出了实质性的让步,诸如放弃沙门不敬王者、不拘王法、不拜俗亲的传统,承认“人王即法王”,改变无视现实人生的价值取向,转而提倡不离日常劳作,在“担水砍柴”中领悟佛道,这才取得了佛教与华夏传统文化在理性精神上的协调,完成了印度佛教向华夏佛教的历史性转变。
然而,佛家的这些让步,原本不过是策略性的权宜之计,与佛教的原教旨主义并不相符。
所以到了后来,佛门繁盛之后,就开始了反攻倒算。
“所以,本尊如今冒充一下和尚,倒也不是什么小人行径。”
“这不过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罢了。”
费大圣摇了摇头,对玄鹫魔尊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