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圣人下诏,昭告天下,一是贺红薯、土豆丰收之喜;二是宣告朝廷将大力推广红薯、土豆的种植,于长安、洛阳两地开设粉条作坊,不许私人设立,其余地州将允许私人设立粉条作坊;三是红薯、土豆所制之粉条将纳入赋税之中。
之后,短短两天之内,又下诏,详解各地把粉条纳入赋税的比例,以及朝廷的各种推广种植措施;复又下诏昭告天下,拍卖会即将举行的消息和各项详细的政策措施。不过数日,连下数诏,可见朝廷的重视。
作为主事者,薛朗不禁心潮澎湃,有种微妙的历史事件参与感,另外就是,朝廷这般重视,对薛朗肯定会有奖赏,于他的名望地位有大大的好处,简单地说,他又立功了!
别的且不说,出去上班、参加朝会,跟他打招呼攀谈的人,都多了许多,薛朗并不是什么高冷的人,别人以礼相待,他也微笑以对,无意间居然把朝中众臣对他的风评刷了一波,稍改以前的木讷寡言的形象。
拍卖会还有一个氛围的酝酿时间,棉花却可以收了。协助薛朗耕种棉花和采收的,都是从苇泽关调来的老人,司农寺并没有参与,比之红薯、土豆的采收,薛朗反而清闲了许多,分拨出更多精力来管理自己的农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