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论朝堂地位论资历,那都是仅次于桓观澜的巨擘,与元流光那早逝的老父怀远庄侯是一个级别的。
戚见珣当初肯站队高密王,主要就是因为他爱才,觉得高密王比堕落的宣景帝更适合打理偌大皇朝。
那会儿高密王为了加强双方的关系,为容清酌跟戚家提亲的时候,戚见珣就不是很满意容清酌本身,认为他资质平庸,不是自己心目中女婿该有的模样。
这种情况下,促使戚见珣允婚的最大缘故,就是高密王保证,不管次子容清醉表现如何,世子之位永远都是容清酌!而且隐晦的暗示,容清酌固然不算聪慧,但这是高密王的长子,以高密王的身体情况,没意外的话,完全可以指望孙子啊!
如此戚见珣可以说是冲着家里出个皇后、太后才点头的,他怎么可能容忍大事未成、女婿先把这准储君之位给让出去?!
还是让给跟戚家没什么关系更没什么交情的容睡鹤?!
“如今三弟妹这么一闹,等若是交恶了元家。”想到娘家母亲转述的那些利害分析与煽动,戚氏默默的思索着,“而三弟妹进门前,就因赵三表妹的事情,得罪了赵家父王麾下最信任的两家人,这夫妇俩才几天就全得罪了。也不知道三弟等会儿知道了,会作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