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他就召了盛老太爷等人追问。
这不仅仅是因为盛老太爷等人与容睡鹤关系密切,主要也是因为,他找不到桓家人。
桓观澜所在的桓家,在出现桓观澜这位大名鼎鼎的帝师、名臣、大儒之前,在碧水郡的地位,同寻常乡绅是差不多的。
之后桓观澜出人头地,因为子孙资质平庸,几乎都被他禁止出仕,只教他们在桑梓发展,逐渐的就成为了碧水郡中一等一的大户人家。
只不过仍旧无人做官。
后来桓观澜致仕返乡,猝然失踪,案件上达天听,一度闹的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孟太后既是感念桓观澜当年对他们母子的扶持,也是为了平息天下人,尤其是桓观澜门下的愤慨,下令恩泽桓观澜膝下子嗣时,只有桓观澜的嫡长子,即永义伯愿意前往长安,其他人仍旧留在了碧水郡。
而永义伯一家到了长安之后,虽然同桓观澜在朝中的弟子们,尤其是罗朴之类来往很密切,却丝毫没有掺合进高密王还有孟氏的争斗中去的意思。
且永义伯几个为人都很低调,除了接待桓观澜的弟子外,根本不同其他人走动。唯一例外的静淑县主桓夜合,又只是女流之辈,而且才来长安时年纪尚小,交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