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研究,原晧宸他们进一步确认,沙之星上的生命形式与地球具有很多共性。
“你认为沙之星不是造物主文明诞生的主星?”林恩一边分析研究结果,一边和原晧宸讨论。
“这一点我比较肯定,以沙之星的环境条件,确实很难诞生一个高度展的文明世界。它应该只是一个资源行星。”原晧宸肯定地说。
“虽然沙之星目前的环境比较苛刻,也许它在21亿年前并不是今天的样子。”林恩猜猜测道。
“不会的,沙之星在21亿年前的绕行轨道比现在更加接近b恒星。所以,那时候沙之星的生态环境只会比现在更加严峻。虽说如此,我相信沙之星上的生命诞生肯定也和造物主有关。”原晧宸补充道。
“确实,无论是植物还是微生物样本,其所含的有机物组成形式与地球都基本相同。”
“存在的主要差别是遗传物质。”
原晧宸和林恩通过级电子显微镜现,沙之星的生物遗传因子与地球完全不同。
它们并不像地球生物那样以dna或者a作为遗传物质。
但是,它们的遗传物质也还属于核苷酸的范畴,可以算一类异种核酸(xna)。地球上的生物学家也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