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完,这时吴氏却凑了上来。她带着探究的口吻问着李瑶道:“阿瑶,你那几个饼方子真的只卖了三十两银?”
“哦,堂婶,不是只卖了三十两,是只赚了三十两。”李瑶不动声色地回应着。
“真的?你别不老实,你可是卖出两样饼和一样猪肉菜的方子呢!”
“真的,堂婶,人家不给我高价,我也没法子!可能是欺我等是流犯吧。”
“哦……不过随便动动嘴皮子就赚得三十两银,怎么也算本事了。若是你还有新方子,那也是能赚得更多银子的。”
只看他人人面成功,不看他人背后付出。随便动动嘴皮子就能赚银子,那堂婶你给我动一个。心里不赞同吴氏话的李瑶这样说道:“堂婶也看到了,跟着咱们的这些官差……打点他们不还给了三十两银吗?所以银子也就没赚多少,只剩下三十两在我手里,并且这三十两我还没拿到手呢!”看到韩氏担心地看了过来,李则瑶敷衍地对着吴氏笑了笑。
听她这么说,吴氏笑着“嗯”了一声,心里却表明了不信。没抄家流放时,她在燕京郊县有饭庄。差不多的饼方子或者菜方子若是好的话,绝对不止这个价。
看侄女这里打听不出什么来,吴氏便拉着韩氏到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