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溃败下来的士兵——山口次郎竟然惊喜的现,自己手里的日本军队越来越多。
可惜的是,这些军队大部分都只有轻型武器装备,根本无法与大明帝国的装甲部队作战,所以山口次郎也没有反击的打算,就带着这些人一路向南。
这一次山口次郎可没有半点幻想,他本着能走多块就走多块的原则,命令骑兵和其他部队赶快南下,步兵也几乎不休息,用溃败的度向南部转移。
战争打到现在这个地步,朝鲜半岛地区已经大局已定了,日本战败已经成为定局,现在唯一的变化,只是日本会败得多惨而已。
如果日本部队可以大批量的撤往本土,那这场惨败就还算是没有败到家;如果大明帝国堵住了大量日军,歼灭这些有生力量,日本的损失就大到难以忍受了。
所以,在一片混乱之中,日本军队急向南撤退,连一点点反击的意思 都没有,就是因为大家看的都很清楚,先到南边的部队,就有先上船离开的机会啊!
怀着这样的态度,怎么可能有日本士兵愿意留下来,为整个撤退的军队和平民断后呢?只能是一拥而上,先走为妙了。
于是整个撤退就失去了组织——实际上,当三井孝宫在平壤战死,最终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