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向殿下表明于家的忠心。于家上下,都忠于殿下,甘愿为殿下赴汤蹈火。”
一番慷慨陈词后,于御史略一踌躇,又提起了安平郡王:“微臣听闻了一些风言风语,是有关安平郡王的。微臣以为,这一切都是于侧妃所为,安平郡王只是一个没成年的少年郎。此事应该是不知情的。”
如果安平郡王再被牵连,于家也会大受影响。
于御史不得不挺身而出,为安平郡王说情。
好在太子也是这么想的,反过来安抚于御史一番:“那个胡乱嚼舌的宫女已经被处死,孤今日也会下严令,不准任何人议论此事。于御史不必担心,流言很快就会平息。”
但愿如此!
于家可禁不起这样的折腾了。
还有安平郡王,万万不能落下弑杀兄长的名声。否则,日后也没脸面再出面见人了。
于御史暗暗松口气。
……
很快,于御史就发现这口气松得太早了。
太子府内宅里发生的事,不知为何在短短时间里就传了开来。于家女眷不敢出门做客,却架不住有人登门探询,明里暗里探听于家的反应。
于家儿郎就更不消停了,做官的也好,读书